科普小贴士:糖尿病为何会得,如何预防?
18 2025.07

xmyeditor_1.png

xmyeditor_2.gif

xmyeditor_3.gif

xmyeditor_4.png


科普小贴士

糖尿病

为何会得 如何预防


xmyeditor_15.png

xmyeditor_15.png

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,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,而血糖的调节主要依赖于“胰岛素”。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时,血糖就无法正常代谢,从而导致糖尿病。

据统计,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.3亿,且年轻化趋势明显。那么,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又该如何预防呢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 


xmyeditor_13.png

糖尿病的分类

xmyeditor_13.png


xmyeditor_15.png
xmyeditor_15.png
xmyeditor_33.png

xmyeditor_17.png



xmyeditor_18.png

1型糖尿病

病因: 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,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。  

特点: 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,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。  


xmyeditor_19.png

2型糖尿病

病因: 主要与“胰岛素抵抗”(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下降)和“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”有关。  

特点: 长期高热量饮食、运动量不足、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。 


xmyeditor_20.png

妊娠糖尿病

病因: 妊娠期间,胎盘产生的激素可导致胰岛素更难发挥作用。

特点: 大多数情况下,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血糖水平会在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恢复正常。



xmyeditor_12.png

诱发糖尿病的因素

xmyeditor_12.png


xmyeditor_10.png
xmyeditor_10.png
xmyeditor_33.png


xmyeditor_28.gif

饮食习惯



喜吃甜食、油炸食品。喜欢零食、高热量含糖饮料。一日三餐饮食非常不均衡不规律,血糖一直在波动,很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。

xmyeditor_28.gif

缺乏运动



久坐(一天超过6小时)会使血液循环受到阻碍,大脑供血不足;而缺乏运动则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,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,两者相结合非常容易患上糖尿病。

xmyeditor_28.gif

超重肥胖



有研究显示,在标准体重的基础上,体重每增加1公斤,患糖尿病危险将至少增加5%,尤其是腹型肥胖(男性腰围≥90厘米,女性腰围≥80厘米)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。


xmyeditor_30.png

预防及治疗

xmyeditor_30.png


xmyeditor_32.png
xmyeditor_32.png
xmyeditor_33.png

xmyeditor_34.jpeg


虽然1型糖尿病难以预防,但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幅降低风险。

1


控制体重,减少内脏脂肪。

2


调整饮食结构,减少精制糖,选择低GI食物,控制脂肪摄入。

3


坚持运动,如有氧运动、力量训练等,避免久坐。

4


规律作息,减少压力。保证7-8小时睡眠,学会放松。  

5


定期体检测血糖,高风险人群(如肥胖、家族史)可做糖耐量试验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。 

糖尿病足

xmyeditor_35.gif

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、溃疡或深层组织的破坏,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。

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足部问题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。特别是糖尿病病史长,患有其他并发症,有足部畸形、鸡眼的病人。

xmyeditor_36.jpeg

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,胶原蛋白海绵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具有多种优势,主要得益于其生物相容性、促进伤口愈合和抗菌等特性。


1

 促进伤口愈合

xmyeditor_39.png

胶原蛋白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提供支架,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和上皮化。吸附和缓释生长因子,促进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。


2

 止血作用

xmyeditor_39.png

胶原蛋白海绵的多孔结构能吸附血小板,激活凝血级联反应,快速止血,减少伤口渗血。适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伴出血或清创后创面。


3

 吸收渗出液

xmyeditor_39.png

在创面形成一层胶原纤维膜、快速止血、吸收渗出,同时海绵结构可吸收大量渗出液,减少伤口浸渍风险。


xmyeditor_40.png

糖尿病并非“突然”发生,而是长期不良习惯积累的结果。普通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,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每半年检查一次。

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、保持适当的体育活动、管理好心理压力以及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,大家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。


xmyeditor_41.png